央行宽货币态度延续 预计跨月期间隔夜、7天资金成本高点或在1.60%附近
文章来源: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http://www.30crmosq.com
人民银行24日开展338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操作利率1.40%,与前次持平;鉴于当日有283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,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557亿元。
上周(11月17日-21日)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净投放5540亿元,周一央行开展8000亿元6M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买断式逆回购全月净投放5000亿元。尽管央行净投放规模较大,但在税期走款和政府债缴款扰动下,上半周资金面边际收敛,DR001一度升至1.53%,创8月以来新高,周三后税期扰动消退,资金面逐步转松,周五DR001回落至1.32%。
周内资金面先紧后松。具体来看,周一(17日)纳税申报截止,叠加当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达1963亿元,资金占用较高。尽管当日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超额续作落地,同时净投放1631亿元逆回购资金,借贷利率仍快速上行,R001上升13BP至1.56%,R007上升至1.53%。周二(18日)税期走款启动,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,R001继续攀升至1.57%,不过R007持稳于1.53%。周三(19日)起,随着央行持续加力投放,且税期走款即将结束,资金利率迎来下行。直至周五,资金利率才回归合理定价,R001回落至1.39%,低于OMO利率,R007也逐步下行至1.50%水平。
本周(11月24日-28日)7天逆回购到期规模上升至16760亿元,周二还将有9000亿MLF到期;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下降至3088亿元,主要集中在周四和周五;11月24日开始7天资金可跨月,11月25日为下旬缴准日。逆回购到期规模上升且下半周政府债缴款压力加大,叠加机构跨月资金需求进一步上升,这可能对资金面带来一定的扰动,但MLF仍有望超额续作,且月末财政支出可能也将起到一定对冲。如果央行的政策框架未变,资金利率反而存在走低的空间。
在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看来,进入跨月周,资金面风浪依旧未平。24日起,拆借7天利率可跨月。公开市场还面临2.58万亿元到期。其中,逆回购到期16760亿元,MLF到期9000亿元。此外,政府债缴款规模可能依然不低。因此,地方债发行缴款以及MLF续作情况将是两个关键变量。不过,考虑到三季度基本面压力显现,央行宽货币态度延续,央行或同步加大短期逆回购资金投放,缓解资金压力,预计跨月期间隔夜、7天资金成本高点或在1.60%附近。
消息面上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近日公布,2025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,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,未来一段时间,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,但边际效应已经明显下降。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。下一阶段,货币政策预计将更加注重精准、协同和均衡。
银河证券指出,2026年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,但宽松的路径发生改变。货币宽松的路径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:稳预期、防风险、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。展望2026年,全年有望调降政策利率10-20BP,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,推动存贷款利率的同步下调;以及配合50BP的降准以节约银行成本。同时,央行已重启国债买入,预计国债买入将成为央行2026年实施货币宽松的最重要路径,央行资产负债表也将在2026年呈现稳健扩张。
财通证券认为,近期股市下跌时债市依旧较弱,从宏观逻辑上,债市的增量利好有限、货币政策方向不明确是主要原因;从机构行为角度,一方面是保险赎回固收+产品,另一方面是券商和农商砸盘。展望未来,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动态的,预计明年初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高,而且从历史出发,无论是12月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日历效应都很清晰,未来1-3周利率行情可能正式开启,建议把握做多机会。

